黄石法院:打好法治助企“组合拳”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2024-08-06 10:20
来源: 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
    浏览: 2308

“黄石法院这本《涉企普法案例汇编》真是‘及时雨’,里边的案例都是行业里常见易发的,给我们企业依法经营提供了新思路,为我们全面解答了生产经营、合同签订、实际履行等方面的困惑。”近日,黄石某企业负责人向入企宣传的法官表示谢意。

图片

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黄石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司法护企、司法惠企、司法安企为目标,打好法治助企“组合拳”,为辖区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降本增效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法官,你们太迅速了,才3天时间他们就联系了我,我同意和解,也愿意解除财产保全。”

日前,西塞山区人民法院采用“诉前保全+诉前调解”模式,对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进行调解,成功化解了双方的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黄石法院充分发挥诉前调解便捷、高效、成本低的优势,加强与工商联、工会、金融机构的联动,构建“诉前调解——繁简分流——简案速裁”的递进式解纷模式,调撤案件3456件
大冶市人民法院“商事案件调裁分流三级过滤机制”、黄石港区人民法院“构建金融纠纷案件多元解纷机制”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
为尽可能减少诉讼活动给民营企业带来的不便,黄石法院持续压缩送达、鉴定、案卷流转耗时,推进“胜诉即退费”改革,切实推动涉企案件办理全流程提速。
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审结民商事案件6049件,涉企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长同比下降31%,跑出了解决涉企纠纷“加速度”。同时,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率达100%,尽可能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

一线纾困

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图片
图片

“对于书面合同的形式,不仅包括合同书,还包括能表示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终止的文书。建议留意日常往来的信件文书,对一些重大内容及时进行审查。”

今年5月,阳新县人民法院向晓社普法宣讲团成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篇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在弘盛铜业开展“企业涉诉问题指南”法律讲座,引导企业防范化解风险。
企有所需,“法”有所应。黄石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创新推出“法治体检+上门诊疗”司法服务,帮助企业识别潜在法律风险。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为企业提供专项法律培训活动50余场次为200余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发出风险提示10余条,制发《涉企普法案例汇编》400本,从源头助力企业规范发展。同时,积极搭建法企直连通道,院领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服务联系企业,走访企业100余次,解决各类企业诉求30余个。

府院联动

助力企业融合重生

2017年7月,大冶市石开工艺青铜铸造公司资金链断裂,被迫停止营业,关联涉诉和仲裁案件80余件,涉执案件38件,最终被迫走上破产清算的道路。

图片
图片

考虑到石开工艺具有一定的运营价值,有挽救、重整的可能,大冶市人民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报请大冶市委、市政府支持,大冶市政府、经信局、优化办针对石开工艺重整给予精准和专项激励政策加持。历经7年,石开工艺与一墙之隔的中强包装公司“融合重生”。

这是黄石法院完善联动机制,积极化解涉职工债权、维稳、资产处置等复杂矛盾纠纷,助力困境企业“涅槃重生”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黄石法院共受理破产、强制清算案件39件,审结各类破产案件11件,通过办理破产案件实现盘活、释放土地面积5.65万平方米,化解债务总额5.31亿元,盘活资产总量1.72亿元,安置职工人数595人,安置购房户344名。市中院牵头的“办理破产”指标在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考核评价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