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大冶法院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团队法官马璐回访盲人按摩师曹师傅时,电话那头难掩激动。这场历时数月的商标权纠纷,终于在这片秋色里尘埃落定,让面临“断指”危机的“金手指”重获新生,也让这个秋天增添了一抹温情。
“金手指”或成“断指”
八月的热浪裹挟着蝉鸣,大冶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当事人——曹师傅在家人的搀扶下,拄着盲杖小心翼翼地迈过门槛。他眉头紧锁,嘴里不住地喃喃:“怎么会侵权呢?这可怎么办……” 调解员吴玉英见状立即上前,将他引至律师服务平台。
(图片由AI生成)
原来,曹师傅经营的盲人按摩店因招牌使用“金手指”标识,被温州金手指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诉至法院,索赔3万元。这对靠手艺吃饭的盲人按摩师而言,赖以生存的“金手指”或将沦为“断指”。自从收到诉状,曹师傅就“魔怔”了——整夜睡不着觉,按摩时频频走神,有次甚至差点找错穴位。
曹师傅两家按摩店分别位于新冶大道和东岳路口。烈日下,“金手指”招牌显得格外醒目。
现场勘查后,调解团队迅速召开案情分析会。
“若直接判决,曹师傅既要承担赔偿责任,还可能因拆除招牌而影响经营,对残疾人创业者将是双重打击。”
“是啊,类似案件中,被告常因无力赔偿被纳入失信名单,最终导致店铺停业。”
“两家店都位于主要街道,客源稳定,简单判决可能让残疾人失去生计。”
马璐沉思片刻,道出关键:“此案需要找到知识产权保护与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平衡点。调解,是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最佳路径。”
夕阳西下,法院调解室的灯光渐次亮起。首轮调解即将开始,这条看似平常的调解之路,注定充满司法智慧与人文关怀的考验。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是一场商标纠纷调解,更是一次对特殊群体创业梦想的守护。
商标与饭碗的“拉锯战”
在线调解室内,双方第一次“云端相见”就充满了火药味。
“两个店面各赔偿五千元,这是最低底线了。”原告代理律师态度坚决。
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图片由AI生成)
此时,细心的马璐发现一个细节:曹师傅虽然情绪激动,但每次提到“金手指”这个招牌时,语气都带着不舍。这个发现,为接下来的破局埋下了伏笔。
“起诉状”变“授权书”
(图片由AI生成)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曹师傅支付五千元获得商标授权,原告撤回起诉,这起涉残商标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签字环节,曹师傅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在协议上按下手印,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这下我的‘金手指’可真是名正言顺了!”
“一个看似简单的商标纠纷,背后关系着一个残疾人的生计。”回顾这场调解,马璐深有感触:“如果简单下判,案件可以快速了结,但残疾人的创业梦想可能就此破灭。” 夜幕降临,法院调解室的灯光温柔洒落,曹师傅店门口的“金手指”招牌在夜色中熠熠生辉。这盏照亮归途的灯,照亮了特殊群体创业的道路,也让法治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奋斗者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