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词:
改革永远在路上,司法为民没有终点。
我们深知,让“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承诺落地生根,需要持续改革创新。
在此,【为民新“法”】栏目与您见面了。我们将聚焦于黄石法院那些小切口、接地气、真管用的新机制、新举措,为您细细道来它们如何破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又如何守护着平凡的烟火日常。
“真没想到法拍房也能办贷款,只用付轻松首付就拿下了市中心的房子,比市场价少了不少!”近日,市民李先生(化姓)拿到房产证时难掩激动。
当天,其母一面感谢法院的锦旗也送到了法院服务大厅。
他买下的这套沿湖路房产,正是黄石市下陆区人民法院通过“法拍贷”机制拍出的首例房源。
赖账不还,法院出手拍卖房产
事情要从2023年说起。柯某、王某夫妇向某银行借款后,迟迟未能按期偿还本息,累计拖欠本金74万余元、利息4万余元及罚息3千余元,合计78万余元。某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诉至下陆法院。
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柯某、王某需偿还全部欠款及律师代理费,银行对其名下沿湖路的房产享有优先受偿权。可判决生效后,二人拒不履行生效文书确定义务,无奈之下,法院启动强制执行,对这套房产进行评估拍卖。
法院搭台,贷款买法拍房成现实
“以前总听说法拍房便宜,但要一次性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全款,我们普通工薪族根本扛不住。”李先生坦言,最初看到这套房源时很心动,却因资金问题犹豫再三。让他惊喜的是,下陆法院早已想到了购房者的难处。
为破解法拍房“全款门槛高”的难题,下陆法院主动牵头,联合中国银行黄石分行、黄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跨界合作”,专门推出“法拍贷”工作机制。简单说,就是法院负责把好房产“安全关”,提前核查产权、公示瑕疵、保障过户;银行和公积金中心则打通“资金关”,提供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双渠道,让购房者能像买普通商品房一样按揭付款。
李先生得知消息后,立刻向银行申请了预审,很快拿到了贷款额度确认。7月22日,他成功以58万余元竞得房产,随后凭法院文书办理贷款手续,仅支付约28.8万元首付就完成了交易,8月13日顺利办完过户。
一笔买卖三方赢,司法服务暖民心
这起黄石首例“法拍贷”案件,实实在在实现了“三方共赢”。对李先生来说,用更少的首付款圆了“安家梦”;对银行而言,通过拍卖房产收回了拖欠的贷款;对法院来说,不仅高效执结了案件,更让司法拍卖不再因“全款门槛”遇冷,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法拍房交易中的贷款问题也是市民高频咨询的热点。不少人看中法拍房的价格优势,却卡在“首付紧、流程杂”的门槛上。其实,只要理清法拍贷流程,普通购房者也能顺利“上车”:
1. 竞拍前,市民通过司法拍卖平台查看适用“法拍贷”工作机制的法拍房信息,挑选心仪的法拍房。并根据上传的黄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中国银行黄石分行的联系方式了解贷款的相关事宜。
2.根据住房公积金中心、银行的要求提交贷款预审材料,进行贷款预审。
3.取得贷款预审资格后,根据司法拍卖公告内容至迟在开拍前1日缴纳不低于起拍价10%的保证金,取得竞买资格,参与竞价拍卖。
4.竞拍成功后,于2日内向法院指定账户缴纳房屋成交价与贷款金额的差价,且该差价与前期缴纳的竞拍保证金合计不得低于住房公积金中心、银行关于房屋按揭贷款首付比例的有关规定。法院出具《拍卖成交确认书》。
5.市民在缴纳房屋成交价与贷款金额的差价后, 2日内向住房公积金中心、银行正式递交贷款审批材料,申请贷款。贷款终审审核通过后,市民与住房公积金中心、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住房公积金中心、银行将贷款发放至法院指定收款账户。
6.法院在收到拍卖尾款后向竞买人出具《执行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市民向相关部门缴纳相应税款后,与住房公积金中心、银行持法院出具的司法文书,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权属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手续。
“捡漏”全过程,你也可以复制!
为了缓解法拍房一次性付全款的资金压力,下陆法院创新推出了"法拍贷"工作机制。通过"司法+金融"的跨界联动,整合金融资源与司法职能,成功打破了"全款支付"的资金壁垒。
现在,普通家庭也可以像买新房一样,通过"首付+贷款"的方式参与住宅类法拍房竞买,轻松实现安家梦想。
下陆法院后续也将持续优化"法拍贷"机制,让更多普通人能买到高性价比的法拍房,让司法公正更快更实在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