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联动护民生,西塞山区法院源头截断400+讨薪风险

2025-02-28 15:21
来源: 西塞山区人民法院
作者: 叶芸    浏览: 462

创新机制显担当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因牵涉主体多、资金体量大、法律关系复杂,历来是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近日,西塞山区人民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仅用7天时间成功化解了一起标的额较大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并带动7件关联案件同步撤诉,从源头阻断潜在400余起农民工讨薪风险,书写了“抓前端、治未病”的生动司法实践。

多维联动破困局

2025年1月21日,甲建筑公司将乙置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程款三千余万元。民事审判团队深入调查发现,案涉工程系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其背后暗藏多重矛盾链:乙置业公司欠付总包方甲建筑公司工程款—总包方甲建筑公司无力支付28家分包单位款项—分包单位拖欠400多名农民工工资500余万元。更严峻的是,已有7家分包单位也向本院提起诉讼,春节前若不能实质解纷,可能引发群体性信访风险。面对错综复杂的“三角债”困局和即将到来的年关节点,民事审判团队负责人一方面连夜组建“3+2”专案小组,由三名资深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成工作专班,研判案情,商定调解思路;另一方面及时对接区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住保、人社等部门协同介入,搭建“法律研判+政策指导+资金监管”调解平台,引导双方当事人衡量自身得失,考虑相应后果。最终,经承办法官、区政府相关部门与双方多轮磋商,双方当事人均自愿作出适当让步,在除夕前夕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乙置业公司同意于调解第二日先筹集700万元支付给甲建筑公司,及时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余款分期支付。

源头治理见真章

随着调解协议的落地,甲建筑公司收到700万元工程款后根据其承诺立即向其各分包方支付了相应部分的工程款,分包方也及时将工资在除夕当天支付给了众多农民工。过完春节,甲建筑公司及各起诉的分包方均向本院来电表示节前已顺利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感谢法院和区政府在节前作出的努力,7家分包方也向本院递交申请书,要求撤回对甲建筑公司的起诉。至此,在承办法官和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天的时间,8起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全部化解,重点建设项目恢复正常运营,两家企业修复合作基础,400多名农民工在年前也收到了劳动报酬,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局面。

本案中,西塞山区人民法院通过深化“1+N”府院联动机制,形成解纷合力,不仅快速化解了纠纷,为企业减轻了诉讼成本,又保障了农民工权益,将劳动报酬纠纷化解在了源头,实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案的成功调解是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建设工程流域纠纷源头治理的缩影。下一步,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将继续践行“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采取灵活多样的调解方式,坚持诉内实质解纷和诉外源头治理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