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元赡养费背后,是亲情的和解与回归

2025-02-21 08:50
来源: 阳新县人民法院
作者: 杨李君    浏览: 697

“明法官、蔡主任,我这个赡养费的事儿,跑了好多地方求助,一直没解决,没想到在法院这么快就调解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兰女士紧紧握着阳新法院兴国法庭庭长明玉萍和家调委调解员蔡婷婷的手,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说道。 

兰女士膝下有一儿二女,女儿一直生活在外地,儿子蔡某婚后曾与她一同居住。但婆媳关系紧张,蔡某购置新房后,为避免矛盾升级,无奈搬离。

谁能想到,这一搬,蔡某看望兰女士的次数越来越少,母子间的交流也变得稀疏。长此以往,矛盾再次爆发。兰女士满心委屈与愤怒,四处寻求帮助,希望蔡某每月支付1000元赡养费,可问题始终悬而未决。今年1月,无奈之下,兰女士将儿子起诉至法院。

立案之初,兰女士情绪激动,向承办法官明玉萍控诉儿子的种种不是。明玉萍深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赡养费纠纷,更是母子亲情的裂痕,判决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加剧矛盾。为了尽快修复这份亲情,第二天,明玉萍便同家调委调解员蔡婷婷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兰女士家中开展调解。

调解过程中,大家了解到,兰女士每月有3000多元退休金,加上女儿每月给的1000元赡养费,经济上并不窘迫。而蔡某育有两个孩子,生活开销大,经济较为紧张,承担每月1000元赡养费确实有困难。明玉萍等人从情、理、法多重角度耐心引导,反复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消除心中隔阂,促成双方在给付赡养费一事上达成共识,但对于赡养费金额存在分歧,蔡某表示最多只能支付每月600元。

两日后,当明玉萍一行准备再次上门调解时,兰女士经过深思熟虑,主动表示愿意接受蔡某的提议,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至此,这场因亲情而起的纠纷,在明玉萍等人的不懈努力下,高效调解成功。

这场赡养费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化解了法律层面的矛盾,更使亲情的纽带得以修复,让当事人从经济上得到了保障、精神上得到了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