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管理靠权威,中期管理靠制度,长期管理靠文化。今年以来。阳新法院以文化建设为推手,营造学习氛围,树立为民形象,以点带面,以文化人,为阳新法院科学发展领路引航。
高扬旗帜,塑造法院之魂
阳新法院把加强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结合开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大讨论活动,坚持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武装法官思想,通过开展“四进四访”和“三万”活动,察民情、访民意、解民难,在服务群众中锻造“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司法品质。二是内部与外部结合。完善考评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外部强制与内部引导相结合、精神激励与处罚问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让制度深入法官心灵,并固化为法官规范的司法行为。三是个体与整体结合。通过开展争当全市法院排头兵、争创全国模范法院等活动,积极开展“颂歌献给党”、“五四”登山、“低碳生活,绿色骑行”等文体活动,大力加强法院荣誉室、法官书展、干警文体中心建设,使法官在润物无声中涵养品德,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
崇法尚学,筑牢法院之基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调研工作机制,有效激活各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潜能。对重要的工作改革或改进措施,在制定或实施之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并转化为成果运用到实务之中。定期举办工作研讨会和法官论坛,旨在解决当前审执工作的实际问题,通过深入的工作研讨和学术交流,力争形成研讨成果,指导司法实践。今年4月,阳新法院首次成功主办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作研讨会。同时也紧锣密鼓的开展学术讨论,成立青年法官论坛,积极选任理论素养高的年轻力量充实法官论坛写作队伍,创造学习型法院,打造学习型法官。
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途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法官队伍进行专业技能和岗位培训,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培训机制,使干警在岗前、岗中、任职、晋级、晋衔等各个阶段都能接受相应的培训。鼓励干警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对通过函授、自学等方式取得研究生学历和通过司法考试的干警报销一定的学习费用。
情系群众,夯实法院之本
加强三项建设。一是加强司法活动场所建设,使已投入使用的诉讼服务中心和正在建设的科技法庭体现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理念,刑事审判体现威严,民事审判体现平等,行政审判体现融洽,执行工作体现文明,立案窗口体现为民,调解工作体现和谐。二是办公环境建设。在法院内部办公区走廊悬挂法律名言、廉政警句。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不同的法制宣传栏,及时公布各种便民、利民举措,完善人性化司法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法院工作的公开度和亲和力。三是文化长廊建设。统筹利用展示场地,进行功能分区,整体呈现法院工作风貌,凝聚富有时代气息和法治理念的法院精神。
完善两个“窗口”。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拓展窗口功能,使窗口成为展示法院文化精神风貌的形象工程。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优化“窗口”硬件设备和服务环境,规范各项制度,使“两个窗口”成为方便群众诉讼、密切群众感情、展示法院形象的“亮点工程”。
以文化人,于兹为盛。阳新法院文化建设的厚积薄发助推了阳新法院审判绩效的大提升和队伍能力的大提高。2011年元月至今,阳新法院收案2135件,结案1428件,结案率为68.89%,结案率、人均结案数、服判息诉率在全市基层法院中名列前茅,案件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同比持续下降,新增信访案件大幅度减少,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