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千丝结”,牢系“平安扣”

合力化解22起房屋拆除赔偿纠纷

2024-12-31 17:46
来源: 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 秦小芬    浏览: 1305

近日,黄石中院行政审判庭通过审调结合,以“为审判尽责、为维稳担责、为公正守责”的责任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用心用情释法说理,依规据情沟通协调,妥善化解了22起因房屋拆除引起的行政赔偿纠纷。


图片1.png 

基本案情

2024年11月,22位行政赔偿纠纷案当事人以其存续27年左右的房屋被拆主张赔偿,在一审判决驳回其赔偿请求后,集体上诉至黄石中院,要求黄石市下陆区新下陆街道办事处就拆除其房屋承担赔偿责任。

此前,其所在居民区300余户居民常年反映案涉建筑违法占用公共用地建房,要求拆除,改善人居环境。于是,下陆区政府相关部门着手开展该城区改造项目。2023年初,110余户房屋因未取得用地审批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被主管部门认定为违法建筑并予以强制拆除,其中大部分商户与街道办达成补偿协议,另有22位当事人仍在持续谈判协商、诉讼、信访。

面对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群访群诉的紧张局面、复杂久远的历史原因和持续激化的矛盾冲突,为避免“案结事不了”和“一案结多案生”,妥善处理居民和商户之间居住和经营的矛盾,实质化解违建商户与政府、街办之间的行政争议,黄石中院和下陆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府院联动,加大协调配合力度。

 

做全做细案情调查,努力还原案件事实

承办人顶着年终结案压力,不走“一判了之”“一赔了之”两个极端。考虑到案涉房屋建设年代久远缺少证据,历史前情难以考据,为避免悬案误判,法院多向延伸“调查触角”,逐人逐个听取22位涉诉群众对案件事实的意见陈述,溯源查询建房当时的政策规定,与知晓前情的街道办相关负责人、第三人及信访工作人员及时沟通交流,挖掘整合案情信息,描画案件全景全貌。


做好做通释法说理,着力消除各方分歧

法院、街道办、信访局工作人员扎实做好群众来访的接待沟通工作,在洞察案情、体察民情、明察法据的前提下,就涉诉群众主张的案涉房屋不属于违法建筑的观点,详细阐明当时及现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扭转错误观念。

化解“法结”,就涉诉群众认为房屋拆除导致其利益受损的意见,从城市改造更新、维护公共利益的大局所需讲明拆除违法建筑的必要性,缓和对抗情绪。开解“事结”,就涉诉群众要求按市价赔偿的诉求,从公平原则和合理行政的角度评述补偿方案,获得理解认可。消除“心结”,通过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弥合意见鸿沟,促成和解达成。


做深做实调解跟进,合力推进实质解纷

承办人与22位当事人化整为零逐一沟通,避免当事人因观望意识和从众思想导致盲目决策和陷入诉累。

重视群众提出面积测量存在差异的意见,联合街道办、评估公司核定重算,力求准确。体恤涉诉群体年龄偏大,承办人逐一帮助拨打查询电话核实银行账户信息。充分考量群众对于资金及时拨付的合理诉求,协调督促街道办及时向区政府筹措争取资金,确保和解金全部次日到账。

通过用心用情做好司法服务,让公平正义可感可知,最终促成22位当事人与街道办达成和解。通过府院联调,职能补位,同向发力,一桩历经多轮谈判、信访、诉讼的群体性矛盾以当事人皆大欢喜的方式得以实质性化解,夯实了平安建设的基石,增亮了和谐稳定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