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石一家物流有限公司收到执行款3万余元,至此,其与某企业之间的运输费用全部结清。这笔运输款虽不多却走了2年多时间,并且是在法检两家共同努力下,在听证员、监督员的见证下,完成了此次执行。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该案案情并不复杂,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间,黄石某物流有限公司为黄石某铸业有限公司运输铸造件成品,该铸业有限公司支付了部分运输费用后,尚欠34336元。2020年10月,法院判决该公司支付该欠款。2021年10月,双方在下陆区人民法院签订了一份执行和解协议。然而,被执行人仍未按此执行和解协议分期给付执行款,一拖再拖。下陆区人民法院执行承办人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发现该企业另有部分债务,综合几笔债务情况,法院决定对其财产进行处置,但是由于财产处置周期较长,需要经过评估、拍卖等一系列程序。该物流运输有限公司却因此走入困境,他们向下陆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引起下陆区人民检察院的高度关注,检察官深入下陆区人民法院了解情况,与执行承办人一起想办法,争取为该物流运输公司早日争取执行款到位。
法检两家干警多次走访被执行企业。 该案经历了两任承办人,现在的承办法官王锋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法官,他没有坐等处置财产,而是深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希望他们能拿出可行的办法,先将物流运输有限公司的这笔小额执行款执行完毕。王锋推心置腹与之交流:“将心比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这是一家比较小的物流公司,几万元对于他们说也是难以承受的,不能因为拖欠款拖垮了一家企业。”王锋积极给他们出主意,看能否先自筹资金将该笔钱付上,等财产处置完毕后再归还此资金。该铸业有限公司被承办人的精神所打动,主动配合,积极自筹资金3万余元转入到法院账户。
5月6日,在法官、检察官及听证员、人民监督员的见证下,黄石某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柯某领到了该案的全部执行款。该案尘埃落定。柯某虽经历了二年多的磨砺,但是,他对执行结果十分满意。该案体现出法检干警已将优化营商环境的情怀渗透到每一件案件的细节中,真正做到了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为企业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