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之任,千钧所托。2024年,黄石两级法院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聚焦“公正与效率”,做优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实干担当为笔,交出了忠诚履职、服务发展的精彩答卷。
一组组数字令人眼前一亮——
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6.98万件,结案6.24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0.05%和4.99%,法官人均结案330余件,位居全省第二。
21个集体、50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7项创新举措在全省、全市推广。38篇案例、文书、论文荣获省级以上表彰、表扬,4个案例入选全国法院案例库……
担当——服务大局促发展
2024年3月,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打响足球领域系列反腐案“第一枪”,对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陈某源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对中国田径协会原主席于某臣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作为原中国足球协会相关官员,两人利用手中权力为他人谋取私利,严重破坏足球领域公平竞争秩序和行业生态环境,给国家足球事业造成严重损害。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体育领域腐败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具有强烈的预防和警示作用。两案的对外公开开庭和宣判,受到广泛关注,积极助力推动了足球领域生态的改变,促进中国足球事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黄石法院审结刑事案件3450件,还依法审理了“树根藏毒案”等一批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重大刑事案件,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黄石建设,有力地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守护人民安宁。
回首2024年,全市奋力“打造武汉市圈重要增长极”的步伐激越铿锵,在其中寻找法院履职的印记,清晰深刻,又温情满满。
黄石法院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升级行动”。进一步降低诉讼成本,涉企案件立审执流程再造持续深化,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同比下降5天,积极推进“案件受理费暂不预交”改革,为企业办理不预交诉讼费141.98万元。进一步强化“法院+”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加强与工商联、工会、金融机构的联动,依托综合治理中心、行业商会、金融机构等建立商事纠纷、金融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特色诉调对接法官工作室、联络点、巡回审判点。进一步探索重点领域改革,“商事案件调裁分流三级过滤机制”“构建金融纠纷案件多元解纷机制”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有效促进商事纠纷有序分流和高效化解。
全市法院积极践行善意文明司法理念,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率达100%,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同时,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76件,85.11%在2个月内审结,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审结破产案件26件,建立黄石市企业庭外重组指引中心,帮助“青铜文化品牌”石开工艺等3家企业“破茧重生”,盘活资产1.05亿元,安置职工597人。
聚焦打造更好的政务服务环境,黄石法院以实质解决行政争议为重要抓手,推动依法行政。共建成6家县(区)级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实现该工作室的全市覆盖和实体化运行,还首次联合市司法局发布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情况分析报告,力促行政审判与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形成制度合力,力促政通人和、取信于民。
作为——维护权益惠民生
“拿到这笔钱,工友们终于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随着被申请人湖北某电力集团与申请人夏某等人达成协议,这起涉及98名外省农民工152万余元工资款的纠纷,被黄石法院“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顺利化解。
这是黄石法院坚持公正司法,依法维护民生权益的一个缩影。过去的一年,全市法院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355件。通过“法院+人社+工会+司法”裁调审四方联动机制调解劳动争议619件,涉案金额1626.23万元。
民有所呼,法院有所应;民有所盼,法院有所为。黄石法院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权益的获得感,在一场场执行攻坚中实现。黄石法院健全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执结案件2.0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9.91亿元,让“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强化执行威慑,开展“荆楚雷霆”集中执行行动48次,强制拘留284人,腾退37场次,以涉嫌“拒执罪”移交公安机关侦查10人。央视《平安中国2024》网络直播西塞山区人民法院治理欠薪冬季集中执行行动,513万人次“沉浸式”观看。强化诚信建设,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719次,推动信用修复,持续构建“风险告知——失信预警——信用帮扶——信用修复”全流程信用预警帮扶机制。对383件重大涉执信访、长期未结案件实行提级指定交叉执行,加大“终本清仓”力度,恢复执行案件3716件。
身边的幸福感,在一件件民生案件中达成。黄石法院坚持“如我在诉”理念,审结民事案件8845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审结婚姻家庭案件3982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6份,维护家庭和谐。优化少年法庭运行机制,构建庭前专业指导、法庭教育感化、判后回访考察的全链条保护体系,向“失职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7份,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8人发出从业禁止令,选派91名法治副校长,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审结赡养纠纷、涉养老服务案件44件,守护幸福“夕阳红”。升级完善流域司法保护协作机制,黄石法院与咸宁法院等7家单位签订《富水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协作框架协议》,设立生态司法保护基地,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环境资源巡回审判,让生态宜居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群众的满意度,在一次次延伸服务中提高。持续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六进、旁听庭审等普法活动,打造“银龄先锋”、星星“典”灯、“小西学法”等特色普法品牌,推行“线上+线下”立体法治宣传模式,2个集体1名个人获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西塞山法院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同时,黄石法院大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殷祖法庭依托红色资源构建多元解纷工作体系,浮屠街法庭打造“微法庭”诉讼服务模式,挹江法庭推动建成物业纠纷专业审判法庭前沿阵地,让“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法官手中一件案,百姓心中一片天。2024年,黄石法院用实际行动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创新——深化改革提质效
司法领域的每项成绩,都离不开创新这个强有力的引擎,都是以审判工作现代化做实公正与效率的写照。
黄石法院在办案时间上做“减法”,在办案质效上做“加法”。完善“质效跟踪、问题研判、措施跟进”的数据会商机制,持续发挥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探索完善审判管理。深化繁简分流,一审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审结案件2.58万件,占比超76%,有效提高审判效率。强化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实行全流程、全业务、全过程答疑,做实定分止争,一审服判息诉率持续提升。
案件质量的提升,还得益于持续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健全审判权责清单,规范审判权行使,压紧压实管理责任、审判责任,强化“关键少数”引领示范作用,院庭长办案机制、阅核制等,充分落实做到放权不放任、监管不脱管。不断加强条线对接与业务指导监督,深入基层法院开展条线指导,充分发挥法答网、案例库作用,形成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办案指引,竭力避免“同案不同判”。
把数字技术应用于审判执行全过程,以数字赋能让纠纷在“家门口”“指尖上”得到解决。黄石法院改造升级“数据加工场”,全流程无纸化办理案件6.85万件,压缩诉讼流程耗时,上诉案件移送时长同比减少12.71天。拓展司法便民应用场景,实现办案场所语音识别、电子签名、录音录像全覆盖,开通移动端网上立案、缴退费、开庭、约见法官等功能,网上立案1.9万件,电子送达5.9万余人次,网上缴费率达80%,数字化便利进一步凸显。
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2025年,黄石法院将继续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作为,以改革为帆、培优作桨,以“肯登攀”之胆、“试比高”之志,凝心聚力推动法院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石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