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张军院长在“人民法院大讲堂”上提出的奋力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要求,构建符合司法规律、系统完善的执行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质效指标“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打造成一支专业化执行队伍。9月12日晚,执行指挥中心干警杨文夙以“执行质效指导分析”为主题,为全体执行干警做专题指导。
什么是执行质效?执行质效有哪些?培训课堂从2023年执行质效情况分析、执行案款管理、终本案件办理要求、规范信用惩戒规范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结合每一位办案干警的具体情况,逐一分析执行完毕率、平均结案用时、执行到位率等10余项执行质效指标,深入讨论如何提高办案质效办案。提醒全体办案干警不仅要有办案的紧迫感,更要转变办案观念注重案件质量。
“假如你正在办理一件有首封且无抵押房产的执行案件,假设拍卖款可以覆盖申请标的,也许案件会超六个月,你会如何处理该案件?”
“启动拍卖就意味着办案时长一定会超过100天,结案平均用时必然会拉长,执行速度会下降,但是案件可以执行完毕,执行质量会上升。我想我会加快前期调查速度,快速推进评估拍卖,促使案件执结。”
培训课堂上,通过“老师讲”、“干警听”、“再交流”的授课方式,认真总结了案件质效不高、法官的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与大家一要研讨应对破解之法——通过科学的执行质效考核体系和自上而下的提醒、督促,提升案件办理效果。干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增强主体和责任意识,从采取多种强制措施着手,善用审计、搜查、罚款、拘留等执行强制措施,增加办案紧迫感,提高执行完毕率。
只要保持“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清醒认知,砥砺“吾生有涯,知无涯”的学习品格,增强求知精神,才能练就“独挡一面”“胜人一筹”的真本领、硬功夫。
下一步,港法执行局将继续让干警走上讲台,持续做好执行业务指导交流,常态化开展执行干警培训,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还将由执行局长、骨干法官进行“执行异议办理”、“打击拒执犯罪”等一系列业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