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往返772公里 只为群众满意

2023-07-07 08:56
来源: 黄石港区人民法院
作者: 王婉馨    浏览: 519

地图导航显示,黄石至沙洋最短距离336公里,往返772公里。

2023年6月29日,天气晴,气温35℃。天刚刚亮,黄石港区法院胜阳港法庭法官何雷就带上助理和书记员登上警车,准备赶往沙洋监狱调解原告左某诉被告潘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

“何法官这么早就出发呀?”门卫师傅打开闸门时关心地问。“没办法,明天一早还有两个庭要开,今天必须赶回来。而且今天的调解机会来之不易,得抓住!”何法官笑着回答。

原告左某与被告潘某系朋友关系,2020年开始,潘某因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先后向左某借款40万元,双方约定借款月利率1.5%。潘某陆续偿还本金12万元,尚欠28万元本金未还。后潘某因经济犯罪判刑,服刑于沙洋某监狱。原告为维护自身权益起诉至黄石港区法院,要求被告偿还本金28万元,利息14万余元。该案受理后,潘某的妻子一开始愿意参与调解,但因为利息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始终没有谈成,后来以自己并非当事人为由拒绝参与调解。为切实解决问题,原告左某恳请法院到监狱会见被告潘某,促成双方调解。承办人了解情况后,多次与潘某服刑地沙洋某监狱联系,希望能尽快约见当事人。2023年6月28日,监狱管理人员同意了预约会见申请,承办人立即当日办理相关手续,告知原告后,于第二天赶赴沙洋。

会见室内,闷热、潮湿,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衣背。隔着铁窗的双方当事人还在就还款金额、还款时间和利息做最后的商议。承办人适时做着引导,将案件情况、双方现状和法律规定向当事人耐心地做着讲解。最终,原告左某被法官的真诚感动,主动放弃了全部利息,并将还款时间延迟到被告出狱后分四年以逐年递增的方式还清。对此调解意见,双方当事人均表示十分人性,也十分满意。他们郑重地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捺印,并表示“回去后咱们还是朋友!”

走出监狱大门,已是下午五点十分,何法官拿着这份沉甸甸的调解协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为了明早的庭审能准时开庭,他和他的伙伴们快速钻进了车,赶着夜路,披星戴月,向下一个星辰大海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