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法院连续三年成功创建全省先行区!

2024-01-12 20:13
来源: 大冶市人民法院
作者: 张国庆    浏览: 2217

近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的通报》对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予以通报表扬。大冶法院“建立商事纠纷‘共享法庭’”改革事项入选该名单受到全省通报表扬。

此前,大冶法院已有两项改革事项分别入选2022年、2021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

2023年,大冶市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突出诚信政府建设主线,持续推动“建立商事纠纷‘共享法庭’”改革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已成立商事纠纷“共享法庭”18个,形成线上诉讼、纠纷化解、诉源治理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闭环,共受理商事纠纷案件2526件,相关工作经验被省营商办简报采用,先后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法治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省电视台等推广。

三大经验

全域覆盖,共创共建“大格局”。市委书记亲自调度,市委政法委专门发文协调,全市上下形成一盘棋推进先行区创建共识。各属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于法院体系之外独立设立18家“共享法庭”服务站,组建45人解纷“尖刀连”,每个服务站均配备1名庭室主任、1名联系法官。

线上线下,共治共管“大服务”。出台方案和考核办法,推动联系法官线上线下指导,对调解成功案件在线司法确认。构筑“法官释法+代表(委员)说理+庭务主任谈乡情”模式,提供“菜单式”普法服务,开辟涉企问题政府+法院+站点“一站式”反馈通道,企业问题可前往任意服务站一个窗口解决。

深度融合,共惠共享“大数据”。构建“大冶市商共享e站”平台,提供在线调解、网上立案、线上开庭等便企服务。构建“共享法庭”指挥中心,形成以“共享法庭”服务站为支点、“四所”信息共享的“共同体”,辖区企业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线上开庭、远程调解!

三大成效

低成本“便企驿站”,一线一屏减诉累。凸显降低企业诉讼成本,减轻企业诉累,让企业“共享”诉讼便利。以前企业诉讼,就算通过网上立案、线上开庭,也没有专门的指导团队,诉讼期间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来回跑”。如今大冶在全市各级综治中心设立了“共享法庭”服务站,组建了“共享法庭”网上立案团队为指挥中心,向12个乡镇(街道)以及行业商会、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延伸成立18家商事纠纷“共享法庭”服务站,企业只需用“一根网线、一块屏”,就可以通过“企业点单+指挥中心派单+法官接单”模式,实现“法院+政府”服务事项实时分配、即诉即办。2023年来,通过“共享法庭”服务站线上开庭49次。

高效率“解纷前哨”,一网一端化纠纷。凸显在基层治理中化解矛盾的“前哨”“堡垒”作用,让企业“共享”调解便利。企业通过“多元调解”小程序和移动客户端,实现远程调解。凝聚和吸附了司法所、派出所、涉企行政主管部门等单位解纷资源,通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商事调解”与“行业调解”无缝对接模式,依托金融机构、行业商会等,建立商会、银行等特色“共享法庭”服务站,实现“行业纠纷行业解”。高效、快捷的解纷模式,让企业更快、更好处理“烦心事”,安心发展。2023年来,“共享法庭”诉前调解成功商事案件1760件,司法确认127件,出具调解书5件,调解成功率达67.05%,民商事案件数增长率同比下降17.34%。

加速度“司法超市”,一指一键治未病。凸显诉源治理,防风险、治未病, 让企业“共享”司法便利。横向拓展诉源治理效能,增加“定制版”服务模块,企业通过“指尖+键盘”或“语音+视频”模式“点单”,可享受庭审直播、案例点播、云上普法等“菜单式”服务,更好规避法律风险。通过“法官释法+代表(委员)说理+庭室主任谈乡情”等模式,为企业“抓前端、治未病”。目前39名员额法官进驻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法律服务22场次,出台减困保障措施22条,为企业加速度发展降本增效。

今后,大冶法院将对标党中央、国务院新部署、新要求,对照经营主体新需求、人民群众新期盼,推出更多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创新举措,积极争当改革“领跑者”,全面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