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酷暑,铁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顶着40℃高温,远赴安徽开展执行行动,用汗水诠释责任和担当,为一系列涉企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2022年,武汉某医药公司将芜湖、黄山某医药公司及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偿还所欠货款50余万元。后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分期偿还的调解协议。调解书生效后,因被执行人一直未按协议履行,武汉某医药公司遂于今年6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受案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进行了财产线索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财产,案件陷入僵局。后申请人武汉某医药公司向执行法官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公司仍在正常经营,铁山法院执行局即组织干警赶赴安徽,顶着炎炎烈日“亮剑”执行,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官,不是我不愿意还钱,只是受疫情的波折和后续影响,公司经营确实存在困难。”被执行人王某某叹气道。
经现场调查研究,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人公司虽是经营状态,但是受疫情、行业波动等因素影响,其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公司的日常开销,盈利很少。店内大量的待售药品、往来零星的顾客无疑印证了这一情况。此时若简单采取强制措施,查封店铺及药品,无异于竭泽而渔,不仅会给被执行人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打击,也难以圆满兑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沉疴症结,何为良方?执行干警一方面对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告知其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另一方面积极与申请执行人沟通,寻求“放水养鱼”的思路。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同属医药领域,对该领域行情都很熟悉,而且被执行人公司店内有大量待售药品,经过几轮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在不影响被执行人正常经营前提下,拿出部分药品先期抵偿债务,待行情好转后分期、分批偿还的和解协议。
调解结束后,为了不影响被执行人第二天的经营活动,执行干警在星光夜色中协助进行货物清点和打包装运,在店内忙碌至凌晨。双方当事人均被法院执行干警的温情与善意感动,紧紧握着干警的手连声道谢。
千里而来促调解,优化营商有良方。下一步,铁山法院将始终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把握好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的平衡点,让每一个涉案企业在执行中能够看见执行力度、感受司法温度、摸到“真金白银”,切实以执行工作“擦亮”营商环境法治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