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真没想到,
从立案到拿到赔偿款
只用了2小时!”
近日,
下陆法院通过高效调解,
成功化解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
获得当事人点赞。
这起案件究竟是如何实现"闪电调解"的?
让我们一探究竟。
(图片由ai生成)
案情速览:停车位上的“无妄之灾”
2025年5月13日,李先生像往常一样将爱车停放在路边停车位。谁料想,一场"飞来横祸"正悄然降临——黄先生驾驶电动车起步时操作失误,径直撞上李先生的爱车,造成车辆右后门严重凹陷、漆面大面积刮伤。
“我当时就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出来一看心都凉了半截。”李先生回忆起事发场景仍心有余悸。经交警部门认定,黄先生负事故全部责任。但在后续协商中,双方对维修费用产生分歧:李先生主张4S店维修需花费1800元,而黄先生则认为修理费过高,双方多次协商未果。
法院“神操作”:2小时调解全揭秘
案件进入下陆法院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研判案情。“这起案件事实清楚、标的额较小,且双方都有调解意愿,完全可以通过调解快速化解。”承办法官介绍道。
调解过程中,法官采取“三步走”策略:
1. 倾听诉求:让双方充分表达意见,宣泄情绪;
2. 释法明理:详细解读《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划分;
3. 寻求平衡: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既考虑受损方权益,也体谅责任方经济状况。
“您看,这是4S店出具的维修清单,每一项都有明确标价...”
“黄先生,您的心情我们理解,但依法确实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调解室里,承办法官耐心细致地做着双方工作。经过近两小时的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黄先生当场支付1400元赔偿款,纠纷一次性了结。
“原本以为打官司要来回跑好几趟,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拿到赔偿款的李先生连连称赞法院工作效率。
黄先生也表示:“法官说得在理,我确实应该承担责任,以后骑车一定更小心!”
承办法官直言:“这类纠纷看似琐碎,却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坚持‘小案不小办’,通过调解既快速化解矛盾,又促进社会和谐。”
据悉,下陆法院已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类似纠纷87件,平均调解时长不超过3个工作日,真正实现了“简案快调、难案精审”。
超实用tips:遇到事故别慌!